《老子》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乎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崇尚聖賢,讓聖賢這樣德行完善的人來作民眾的典范,引領和教化民眾,使之向善,這是儒家的文明化策略。儒家崇尚聖人孔子,視之為至聖先師;基督徒亦崇拜基督,視之為完滿人性之樣式,故東西方皆把聖人作為人格完善的標桿和崇尚效法的對象。就實際的效果來看,在人類文明化進程中這種崇尚和效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會有問題,因為賢愚之名既立,則競爭,嫉妒之心隨之而起,人性亦可能趨向虛偽,這本是文明進化,社會發展之悖論。

人類對難得之寶物,精美之器物,甚至豪宅豪車之追求,簡而言之,見了「可欲」之物,羨慕嫉妒,渴望擁有,於是努力奮斗以求滿足,這本是人心之常態,亦為人類發展之根本動力。當然其後果則是人心不再和諧安寧,亦不再指向德行的完善和靈性之超越,而是瘋狂地追逐世俗的富貴名利,乃至無所不用其極以至為盜。如此自然導致人性本真的失落和道德之腐敗。

不過管子對此顯然有不同看法,他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之富足非但不會導致道德的敗壞,反而是倫理可能之基礎。孔子亦言,為政之道,先富之,而後教之。物質的富足乃是文化藝術,人性精神發展的條件。

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小國寡民,人性淳朴的烏托邦乃是人類對失落的原初之記憶,是人類童年純真的伊甸園。各文明基本上都有這樣關於黃金時代的美好記憶。然而人類不可能為了永遠留駐童真而不發展和長大,人類文明化,物質化的過程中,當然也伴隨著本真的失落,意識的覺醒,意義的迷茫,精神的分裂和人性的異化。

在物質和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類早就「實其腹」過度了,從而應該開始進入歷史的第三個階段,就是弱化富貴功利之志,超越物質欲望的追逐而向本真淳朴,超越知識向精神靈性回歸,即「無知無欲」,在「道」之引領下返璞歸真。所謂「虛其心」就是做「為道日損」的減法,從而逐漸達到「以至於無為」的狀態,這就是「為無為」,就是「求道。」用黑格爾的說法,這就是人類歷史和人的精神意識否定之否定,正反合辯證發展的進程。 (網絡資源匯編)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