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四章:萬物之宗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沖通「盅」,道之虛無就如我們的水杯未裝水時候空虛的樣子,然而,雖然是空虛的,它的妙用卻永無窮盡。這還是在談沖虛之道無中生有的妙用,以及它永不枯竭的創造力。

「淵兮,似萬物之宗。」道之玄遠如不見底的深淵,雖然看似什麼都沒有,但它卻是萬物之來源,主宰和歸屬,一切來自於它又回歸於它,這像不像猶太教《舊約》中創造天地宇宙的萬能上帝呢!差別在於道家之「道」沒有人格特質。只要人類生命意識要追究終極問題,就一定會指向如此這般之終極者!

而「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與其說是在描述道之特征,不如說講的是我們如何才能回歸道。挫折鋒芒,解除糾紛,韜光養晦,返璞歸真,這就是一個人不斷做減法的修行成長之路。年輕人往往血氣方剛,鋒芒畢露,自以為是,咄咄逼人,然結果是剛而易折,走投無路,糾結痛苦,自設牢籠,惟「挫,解,和,同」的否定和去執之修行化解功夫,使得一個人能返歸本體,此本體若有若無,深不見底,如果說它不存在,它又如天府一般包藏一切,乃宇宙萬物和一切精神創造之所從出,故不無;如說它有,它又湛然空虛,無形無相,深不見底,故不有。故曰「湛兮,似或存。」

常有人問,道創造萬物,主宰一切,然而又是誰創造了道呢?上帝創造世界,又是誰創造了上帝呢?九九歸一,那麼一歸何處呢!這樣的問題貌似深刻,其實無聊。因為它預設了一個前提:就是一切存在都有來源,都需要創造者。然而這樣的邏輯僅僅適用於四維宇宙及其之內的萬物。如果「道」或「上帝」也需要創造者的話,那麼它就降級為了受造的存在者之一,而不是作為終極本源的「道」和「上帝」了。作為終極本源,無形無相的「道」超越時空,自本自根,自在永在,自有永有,因為無父母,故亦非誰之子女,不是不知,而是根本就沒有。如果道之外還有各種神靈精怪的話,那麼它們都不可能先於和大於道。 (網絡資源匯編)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