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章: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以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營魄」,魂魄,精神之義,如果作更細致之分別,可以將「魂」理解為潛意識,將「魄」理解為意識,那麼魂魄抱一就是指意識和潛意識的統一;還可以把「魂」理解為精神,「魄」理解為體魄,如此則可將「抱一」理解為精神和肉體的統一;也可以將「抱一」理解為「抱道」,惟有回歸道方能實現精神肉體,意識潛意識,男性靈魂和女性靈魂,此在和本體之統一。精神抱一,方能使生命安住自性本體,從而避免精神分裂並流浪於虛無黑暗的無家之荒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專」通「摶」,通過有意識的修煉和努力,使得自己之身體和心靈能夠變得如嬰兒般柔軟。柔軟的對立面是「僵硬」,通常來講,一個人如果缺乏有意識地對自身身體和精神的操練,不能持續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僅身體會變得僵硬,精神思想也會變得封閉,僵化,麻木,虛偽,缺乏好奇心和喪失生命熱情。嬰兒身體之柔軟和心靈之本真開放是天生的,自然的。可是一個成年人卻需要刻意之修煉才可能回歸到此種嬰兒狀態。嬰兒之柔軟,天真,自然和無我近道,故回歸嬰兒狀態即是向天道自然之回歸。基督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玄」者,黑也,以喻道之玄遠奧妙,深不可測;「覽」通「鑑」,鏡子之意;「玄鑑」的意思就是空明本心這面智慧之鏡,人皆有道心,本自具足,天賦智慧,然世人之本心皆被成見所遮蔽,貪嗔痴欲望所染污,從而失去了本心之明,故須通過刻意之反省修煉,將之擦洗干淨,無有瑕疵,以使本有智慧之光能透射出來,本心之明能發揮其如實照見萬象本來面目之功用,此即莊子所謂「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亦即神秀所謂「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愛民治國,能無以智乎?」「智」者,非智慧之意,而是巧智,詐偽,及各種自以為是之人為設計。此種所謂「智」,不僅使得人心趨於虛偽,且擾亂了人性倫理,歷史社會,文化經濟中天道自然力量和作用之正常發揮,因此會給國家社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故所謂聖王之「智」,實則愚蠢之極。道乃智慧之源,或曰智慧本身,為政者如不謙卑虛心,卻自我膨脹,妄用私智,又有何智慧可言!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此處之「天門」是指我們的各種肉體感官,即佛家所謂眼耳鼻舌身意,人只有通過感官才能認識外界事物,故感官乃是溝通內外之門戶,然而感官感知之外界事物終歸是物質世界之虛幻現象而已,且感官之認知能力有其局限,此局限會使我們誤以為感官所無法感知之事物即不存在,比如無形無相之道體即無法為肉體感官所感知,更何況,肉體感官又是各種物質欲望之入口,它誘發各種欲望,使得心靈遠離本心疏遠道體而惑於虛妄色相,為物質欲望所奴役。故莊子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雖天門開合,此心卻須為雌守靜,如如不動。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此在去蔽,本心智慧之光明發出來,照徹靈明之黵黯,即是「明白」;無執著,無糾結,無意必固我,無人格分裂,智慧明達,圓融無礙,即是「四達」。有執即有所蔽,有所蔽即無明,無明則強為亂為,如此,則治身,治學,乃至教育治國,又安能無為而生慧!

能無離道,能如嬰兒,能無疵,能為雌,能無以智,能無為,方能「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天道自然本來的力量方能發揮出來,所謂生之畜之,無非道生之道畜之,萬物自生自長,又怎能貪天之功,據為己有呢!萬物自有其天性,又怎能擴張小我之權力意志,對其妄加主宰呢!此種私智主宰,扼殺萬物生命之自由生長,窒息國家社會之生機,竟自以為功德,豈非顢頇愚昧而為天下笑柄乎!任萬物自得,即是至高之德,至德無德,是謂「玄德」,即道之德。(網絡資料匯編)

發佈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