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恒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聖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註其耳目焉,聖人皆咳之。
「聖人恒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恒無心」一句,通行的王弼本作「聖人無常心」,而帛書乙本作「恒無心」,雖然我並不如高明和郭初陽一般對帛書本奉若神明,但在這裏,我還是覺得「恒無心」要好一些。聖人無我相,自然無心,它以百姓心為心,即是操心天下眾生靈魂之救渡。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對蕓蕓眾生而言,你是個好人,對我好,那麽我就對你好,如果你是個壞人,對我不好,那我就也對你不好。然而,誠如《老子》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善的意識一起,不善或曰惡的判斷就產生了。然而相對之善惡,其分判之標準何在?世俗之人皆自我中心,以自己的立場好惡和有限的智慧來作為善惡分判之標準,此即《聖經·創世紀》所言亞當吃了知識樹上之果實,自以為能分別善惡;然而在蘇格拉底看來,俗眾之所謂看法不過是未經反思批判的意見而已,跟真理一毛錢關系都沒有;而莊子則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所謂是非善惡之分別,不過是自以為是之相對視角判斷而已,換一視角,則善惡即有不同。故俗眾之善惡判斷,由於其未經反思,要麽是強者的價值觀,要麽是個人的好惡和私利,跟善之真理無關。
其次,如果我們只愛好人,那麽我們可能將無法愛任何人,因為以善之理想而言,世上沒有一個無任何缺點和惡念惡行而足夠善的人。也就是說,世人皆不善,唯獨自己足夠善。從而沒有任何人值得我去愛。而愛他人則是善之體現,只愛善者,冷漠和敵視不善者,此愛即是相對和有條件的,從而即非無條件和絕對之愛,從而也就遠離了絕對之善,遠離道了。
對聖人而言,人皆有道心,有佛性,有神性,有良知,即世人皆善,至少有善的種子,故皆有朝向至善和被救渡之可能性;世人亦皆不善,故需要被慈悲之心所愛和救渡。聖人慈悲心如日之普照天下,無有分別。《聖經·馬太福音》曰:「天父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聖人的善,乃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善,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接納和包容,並因這種無條件的接納,包容和愛,而很可能達致對不善者之內在善性之喚醒和激發,從而使之朝向道,從而實現對眾生心靈之轉化。
世人本具混沌質樸,天真自然之道心,然隨著文明和自我意識的發展,過度的欲望和是非善惡之分別心都會出來,於是失去了本自具足的圓滿統一,於是墮入了相對不真的世界,於是精神分裂沖突,流轉生死,迷茫無家。所謂「註其耳目」,就是世人沈迷於感官,一方面導致欲望之沈迷,在認知上也導致以感官所感知的現象為真,即惑於假象,以假為真,從無法認知完全之真理,即無法悟道皈道。
然而,聖人之教化眾生,雖然不廢言教,最根本的乃是不言之教,即身教,以自身絕對無我無心合道,安詳和合,圓滿自在之狀態存在於世間,則世人皆無形中受其影響教化而恢復其如孩童一般的混沌質樸之本心,此即所謂「聖人皆孩子」,使其「復歸於嬰兒。」誠如基督所言:「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網絡資料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