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四章: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視覺,聽覺和觸覺感官皆無法感知到它,所以它不是存在於物理時空中,千差萬別的現象界物質事物,而是存在本體,即「一」。而這個「一」呢,它既不是那麼明亮,也不是那麼昏暗。道超越時空,哪裡有空間意義上的上下左右可言!所以這裡的「上」和「下」是指它的亮度區間。道會放射出精神的光芒,然而它又不會那麼明亮,太過明亮,沒有任何黑暗和陰影,「道」就大白於天下,完全顯現於意識,這就沒有任何遮蔽,沒有測不透之無限和神秘可言,從而也就不是「道」了;道會予人黑洞洞深不可測之感,所謂「玄之又玄」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然而,這裡的「玄」不是光的匱乏,不是徹底的黑暗,而是光的高度聚集和濃縮,時空物質乃至一切知識思想創造之所從出,故曰「其下不昧」,此即莊子之所謂「天府」和「葆光」。

它無邊無際,深不可測,奧妙神秘,蘊含萬物又沒有具體的事物存在,正所謂「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然而,「道」雖然無物,卻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它包含孕育萬物,萬物之種子,本質乃在其中,只不過是一種潛在的狀態,這就是恍恍惚惚,似無實有,似有若無,若有若無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正如動植物和人的基因,在種子和受精卵發育成長為完整的一棵樹,一條狗和一個人之前,你是看不到具體形狀和和結構的,然而樹,狗和人的形狀結構卻已經預先包含在基因之中。

道無形無相,根本就無所謂首尾,自然也就無法被「迎」和「隨」了。所謂「古」道,並不是古代的道,而是本來現成,無始無終,亙古不變的道,道超越時空,永恆常在,哪有所謂古今可言呢!道體生萬有,本體御現象,秉承道體,方能以一御萬,整合和統攝千差萬別,相互矛盾沖突的萬事萬事和各種觀念。能夠領悟天地宇宙萬物之終極本源,也就是關鍵所在了。

此章乃是建立在體證之上,對無形無相,不可感知,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本體之道勉強進行的描述和言說,然而卻是如此地精准清晰,此當為其內觀靈眼之所見,正所謂歷歷在目也。(網絡資料匯編)